在前一篇提到「字單」這玩意兒,關於「單字」,最近在翻《布萊森之英語簡史》這本書,裡頭提到:

常常有人說,英文和其它語言最大的不同,在於其豐富的字彙量。《韋氏第三版新國際英語大詞典》收納了45萬字,新修訂的《牛津英語大詞典》收納了61萬5千字,但那都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不包括數百萬個英文專業或科學術語。總括來說,英文常用字有20萬個,超過德文的18萬4千字,更遠超過法文的10萬字。(p.11)

布萊森提到英文常用字有20萬個,20萬!如果一天背10個,一年3650個,那也要將近五十五年(囧)。所以,想當然爾,一定有人會把比較重要的單字挑出來,變成字單囉,除了前一篇提到的國中、高中所學的單字,還有一些坊間、為了各種學習目的的字單,而以下是由PTT的nonomei所整理的字單彙整,然後我把超連結建好。


 

作者: nonomei (我懷念的) 看板: Eng-Class
標題: [資訊] TOEIC、GRE等多種類單字測驗/複習

n詞酷提供了很酷的功能,現在可以直接利用他人的單字本做單字複習,或測驗!!

方法就是只要進入別人的單字本後(總單字本列表:http://bit.ly/4PgNW),
如果沒登入,會需要登入,
然後接著在左下方選擇測驗功能,就可以用他人單字本進行各種測驗;
如果選擇單字複習功能,就可以複習那本單字本。

以下是我整理的多本實用單字本推薦給大家練習囉~~

留學考試
托福三千字:http://www.nciku.com.tw/stingtao.wellington/vocab?vocabID=95
1天50字 邁向TOEFL 1500字:http://bit.ly/OaEXl
GRE單字:http://www.nciku.com.tw/vicious_angel_la/vocab?vocabID=14031

升學考試
國小重要字彙 :http://www.nciku.com.tw/themanwho/vocab?vocabID=6154
大學指考7000字: http://www.nciku.com.tw/gillowish/vocab?vocabID=4730

英文證照
TOEIC考試必備字彙本:http://www.nciku.com.tw/hoegaarden/vocab?vocabID=99
全民英檢初級:http://www.nciku.com.tw/constance/vocab?vocabID=476
全民英檢中級:http://www.nciku.com.tw/stingtao.wellington/vocab?vocabID=275
全民英檢中高級單字:http://www.nciku.com.tw/fudetw/vocab?vocabID=11792

英文雜誌
空中英語:http://www.nciku.com.tw/7leann/vocab?vocabID=5407
常春藤生活英語:http://www.nciku.com.tw/7leann/vocab?vocabID=5875
EZ talk:http://www.nciku.com.tw/7leann/vocab?vocabID=6330

電視/新聞/生活英文
News : CNN 300:http://www.nciku.com.tw/yinghsien/vocab?vocabID=2954
60-Second Science:http://www.nciku.com.tw/iwahawen/vocab?vocabID=4917
新聞&生活用英文單字本:http://bit.ly/3SOOEK
TV DRAMA : FRIENDS 六人行單字 900:http://bit.ly/4xGzlT

其他
豆單:http://www.nciku.com.tw/hanmishsiao/vocab?vocabID=5086
諺語,成語:http://www.nciku.com.tw/7leann/vocab?vocabID=5191
三天突破英文單字:http://www.nciku.com.tw/lindai/vocab?vocabID=1144
學習英語一定要會的2000個單詞:http://bit.ly/YnO1b

qsorr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說,英文字可以藉由中文的音與義去輔助記憶(也就是用你中文的已知去協助英文的未知),但是,英文字彙實在太多,不可能每一個字都與中文字產生很大的淵源,所以要學習外國的小朋友一樣,從簡單的英文字學到複雜的。而什麼是簡單的,什麼是複雜的?

譬如之前提到的culture, cultivate, agriculture
culture是文化,就是一個比較簡單、普遍的單字(相較短、且常用),cultivate是耕種、栽培,也可延伸作為建立、逐漸形成的譬喻,因而這個字就比較少見,但最後這個agriculture是指農業,相較於cultivate是動詞,agriculture是名詞,agriculture這特定名詞會少遇到,也因而更難被記起來。所以這三個字從易到難的記憶順序應該是,culture, cultivate, agriculture。

通常外國小朋友學習英文,都是從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學起,所以像留學生去到國外唸書,突然家中什麼東西壞了,縱然知道課本裡一堆學術性的英文單字,但可能連簡單的用品都不會說,有些部分可能是文化上的,例如譬如水槽下的廚餘絞碎機,台灣根本家中沒這種東西;也有些是個人背景上的,在台灣根本沒親自洗衣服,去賣場可能即使別人跟你講這是漂白劑、清潔劑、柔軟精,光中文早就搞不清楚了…。昨日,我看影集,才看到一個非常簡單的「單字」:排水管。

drain (n)排水管
(v)流光、耗盡

drain這個字同時也有動詞,動詞比較常見(drain off/ drain away),所以我沒想到排水管就是直接用這個動詞來使用,(學習英文的麻煩,有些名詞可以當動詞用,動詞可以當名詞用,而我相信中文也有這樣的狀況)。我舉上面例子來講解,什麼是「簡單」、「複雜」的單字,實在很難用一個標準來評判,因為只要凡是你不知道的字,都是單字。有些字典會提供「字頻」,也就是這個英文字在日常使用的頻率,通常越高的,也就是建議你一定常常遇到,一定得記起來(譬如上面culture, cultivate, agriculture這樣的順序),但是凡是都有例外,如果一個人剛好是學農業科技的,agriculture, cultivate這兩個字對他而言可能是家常便飯,但是culture這個社會學、心理學的字,可能就是陌生的字。所以,拿到單字表,要有心理準備這字單可能不見得適合你。

那要怎麼挑一個適合自己的單字表呢?對於從來沒有拿過單字表來背的,那麼我通常會給朋友一個建議,也就是先從國中、高中的英文單字先背起。這樣有的好處是,至少這是目前國內學子常遇到的單字,在國內溝通起來無礙(至少不會被人說,你怎麼連國中單字都不會啊),未來如果你要找家教教英文,或者,你要考國內的全民英檢也不會差太遠;國高中英文單字的學習順序也是依照字頻,所以背起來不會太痛苦,外加可能以前在國高中時期也背過,所以信心會增加點、挫折會少一點。度過了國高中這關,再往大學、國外英檢等字單邁進,這樣就可以用簡單的英文字(國高中的字彙)去理解複雜的英文字(大學、國外英檢的英文字彙)。

drain (n)排水管
pipe (n)水管、排氣管
sewer (n)下水道
sink (n)水槽
faucet (n)水龍頭

以下附上國中與高中英文單字下載處:
1. 國中第一~六冊英文單字彙整(word檔,含音標)
葛萊蒂絲的部落格
2. 高中英文參考詞彙表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qsorr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康熙學英文

【康熙來了】,2008年11月20日,諧星英文歌大對決。(這是第五段)。

 


Master of Ceremonies  (n)禮儀大師、司儀、典禮官
月經(Google字典):
(1) menses
(2) menstrual/monthly period

這一集之後都在閒聊,沒什麼特別需要補充說明之處,關於you在英文中要唱成ju這個音,或許就像台灣唱「的」要唱成「地」這個音吧;最後附上小鍾提到的,Hey, Jude這首歌吧(附上批頭四、孫燕姿、和電影Across the Universe中,三個版本)。

qsorr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康熙學英文

【康熙來了】,2008年11月20日,諧星英文歌大對決。(這是第四段)。

 


Righteous Brothers - Unchained Melody

 

王彩樺的確是敬業的演藝人員(我非常佩服她),她英文學習的方法是很上一代的那種作法,把英文字翻音成中文,甚至是用ㄅㄆㄇㄈ去做註記,坦白而言,這正是我上篇所提的「用中文學英文」,由於中文發音對英文發音,重要該有的音都有了(中文人士不會發生日文人士中捲舌音的問題),因此的確許多英文字可以用中文注音符號或字標示出來。王彩樺分享,head是黑的,hand是汗的,其實換成注音符號,也就是(ㄏㄟ)和(ㄏㄢ),而(ㄟ也就ea這母音發音,ㄢ就是強調an這個音,尤其是n音)。

這時候,我想你會覺得這種作法有點「不高段」,一點也不是native speaker,用kk音標、自然發音比較高級,但是如果能幫助一個人學習英文、享受語言樂趣,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貓的都是好貓。而且,這方法一點也不會不高段,反而有他的發音學基礎,譬如英文中的AIUEO,其實都是注音符號的韻母(ㄚㄧㄨㄟㄛ);有些嬰兒最先學習的字彙,譬如媽媽、爸爸,M和P音是多數嬰兒最先習得的音,因此,M是ㄇ,而P是ㄅ,加上母音變成mama, papa,也就是ㄇㄚ、ㄇㄚ、ㄅㄚ、ㄅㄚ。(而從這裡繼續發展下去,由於M連接的母親,所以很多關於母親的字會從M開頭,譬如:maternity,(n)母性、母親身份)

除此之外,這類的「語音轉換」,也常常被移植在文化用詞的使用上,有時候國外的字詞無法在中文系統中找到一個直接對應的用字關係,就會直接用音翻譯;譬如,在五四運動時期,當初所提倡的德先生、賽先生,也正是指Democracy和Science(從這邊可知,d對的是ㄉ,而s對的是ㄙ)。王彩樺有些翻法,也並非空穴來風,譬如她的much翻成「麻吉」,(麻吉應該是match),而她的open翻成「歐棚」,但其實正有一個團體叫作open eye,而中文名字就是「『歐噴』愛」。這種各式各樣的英中翻法,其實充斥在我們生活之中,只是我們有沒有把他們挖掘出來,譬如,t-shirt變成T「恤」,lesbian變成「拉」子,形容一個女子破麻,演變puma,這些舶來字彙也逐漸融入中文用詞中。

當然這些語音轉換可以更複雜一點,由於台灣並非只是單純的中文,含有各地方言,如閩南、客家、原住民語,也曾被日本人殖民過,因此也有日文的痕跡,譬如在閩南語中的拖鞋,slippa即是來自於英文的slipper,(從英文到日文到閩南語),歐多賣(閩:機車)即是英文的automobile,很多在日本殖民時代所傳進的物件,在閩南語發音上都有這些影子。提了很多英文直接影響或間接影響到中文,也有中文影響到英文的,我最愛舉的例子是:tea,在很久很久以前,閩南一帶的茶藉由絲路送至歐陸,而法文的茶就是寫成tea,但以英文的發音就會發音成tea(踢),但法文發音則跟閩南語發音一樣,是「碟」音。

語音之間的互動是很微妙的,跟政治、經濟、世界歷史有關,也可以小到跟一個人的生活背景相連。

所以這還告訴我們學習英文的一件事,當你的已知越豐富,你的已知更會幫助你的未知學習,譬如,如果你知道m這個音的內涵,那你在學maternity, matter, material這些詞時,你就會更知道這些字,除此之外,如果你能更瞭解世界歷史、台灣歷史、語言使用的歷史、甚至是新時代、次文化的歷史脈絡,都能夠幫助你瞭解各式各樣的字,而這就像某一個領域的人會更瞭解該領域的用詞一樣。所以,閱讀,不只有閱讀英文,還要閱讀中文,然後藉由連結,把中文象徵體系和英文象徵體系連結起來。(換句話說,學好中文會幫助你學英文,學某個專業領域也都會間接幫助你學習英文的。)

講了那麼多,回到原點,「語音轉換」是「已知學習未知」的武器之一,他一點也不落伍。


最後附上,OpenEye歐噴愛【塑膠味】MV完整版。(呵呵)

qsorr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ulture (n)文化
cultural (a)文化的,與文化有關的

cultivate (v)種植;栽培;培育
cultivation

上面這兩個字是有字根相關的,耕作所以有文化。

之前談了許多學習英文時所會面對的文化藩籬(中英之間),這些文化上的差異,有些是因為語言本身結構或使用上的,中文是象形文字、英文是拼音文字;而個人因素上,有各式各樣的原因造成學習英文的效果個異,譬如有許多心理學研究指出,女生學習語言的能力優於男性(雖然可能是後天也可能起因於先天大腦),或者每個人的語言智商與語言操作掌握能力也所差異,但除了這些之外,還有比較偏於學習或經驗上,知識層面的:譬如能不能瞭解英文字根字首、英文文法規則(如知道cultivate與culture有關係),而經驗層面的:譬如能否知道這個字的日常口語用法,或者在於該文化的使用情境等(如之前alcholoic beverages in a menu/restaurant)。

一個人如何學習與發展出語言,是心理學家一直在找尋的答案;簡單地來說,一個嬰兒似乎沒做什麼事情,只是吃喝拉撒,但是便自然而然地學習了語言,可是這嬰兒已經學會這一生中最複雜的表徵系統了,而這種途徑就是「自然學習法」,也是市面坊間,很多幼稚園強調的雙語學習、全英文環境學習,如果過了這段時間(大概六、七歲後或更早),就只能採取另一種途徑,藉由文法結構以瞭解語言,而這即是「用已知學習未知」,譬如用中文語言去學企管知識、用中文語言學習地球科學,當然也涵蓋中文去學習英文。

所以如果你現在是二十幾歲、三十幾歲,或者是國中生以上,那麼請乖乖地學習英文文法、背誦英文單字,因為你能採取「用中文學英文」的方法,請千萬不要去迷信什麼自然學習法、自然發音法之類的,因為你的腦袋已經被中文表徵系統固定住了,(類似一台電腦已經灌了windows,就很難去看得懂linux的程式語法。)但如果你是有幼兒的父母,那麼基於心理學的知識,我建議你:要給孩子更多的語言刺激,以日語學英文為例,由於日文沒有R音(捲舌音),因此日本人的耳朵已經無法分辨出英文的R音,也因此無法準確地發出R音了(這部份牽涉到心理學的議題很多,容我簡述帶過),而幼稚園標榜全英文環境,除非是完全打造複製美語人士的「生活」,否則效果也偏於趣味而已(而這問題更複雜)。

而問題更複雜更複雜的是,「腔調」(accent),也就是口音問題。(這部份有時間再談)。

講到這裡,如果你已經大到回不到嬰兒時期,那麼,請你乖乖地補充「知識」,也就是,字根字首、文法、英文原則、單字量、閱讀量,而「生活經驗」,你也得透過自己「親身體驗」去體驗美語文化才行,唱英文歌、看英文影集電影、遊學旅行、交外國朋友等等。

體驗、經驗無法教,只能傳授知識,所以基於此,這部落格採取的教學走向就是,「用中文學英文」及「瞭解英語知識」,然後盡量輔以美語世界的多媒體,增加學習趣味(畢竟,趣味是學習很重要的元素,尤其對於不用則退的語言學習而言)。

qsorr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康熙學英文

【康熙來了】,2008年11月20日,諧星英文歌大對決。
讓我繼續把那一集播下去吧(這是第三段)。


Kiss Me

Wiki: Kiss Me

Lyrics: Kiss Me (中英日歌詞)

節目中提到的單字

bearded (a)有鬍鬚的、(植物)有芒的
beard (a)(人的)鬍鬚
barley (n)大麥
twilight (n)暮色;薄暮;黃昏

strike up the band
賴世雄在這句提及的連音,並提到:學習英文時,習慣「英文中文化」,中文每個字的長短是一樣的,所以會試圖將每一個字的發音拉成一樣,變成砰砰砰砰,但是英文卻是忽長忽短的,(這也就是上一篇我所提到的:melody);黃國倫說到唱英文歌,副詞介系詞可以輕輕帶過,重點在於「輕重音」的掌握(這其實也是melody的意思)。

再次看到這集,發現有兩個地方有小錯誤,首先,約0:46秒處,黃國倫提及這首歌是英國腔,但在youtube留言中,有網友指出Sixpence None The Richer是來自美國樂團;另一點是,約4:25秒處,賴世雄提到「連音」時用的英文,是linkage,而不是字幕打的legature。

qsorr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康熙來了》節目中,黃國倫提到第一句:On a dark desert highway,其中因為dark desert這樣的連接字組比較難發音,而K音能以省略或轉弱不發。這即是蠻典型的兩個有聲子音相連所造成的問題,在(我以前)國中英文課本會特別教,動詞如果加上ed該怎麼發音,譬如:worked,當時,英文老師就會教:有聲子音末尾就會接有聲子音,而在此音標上就會產生kt兩個有聲子音的狀況;歌詞中的dark desert,照理說,也是可以硬發出來的,但是在日常生活(口語對話、唱歌)上,是不會這樣做的,是比較會傾向發音成:dardesert,把一個有聲子音留下來,然後連音連過去(如果仔細聽原唱歌曲,會發現k音隱隱約約,只剩下d的感覺)。

《康熙來了》的這段給我們學習英文有什麼啟示,(妙麗舉手):學英文要學唱英文歌。關於用英文歌學英語,很多人提出這建議,我也非常贊同,但我建議要採取英文歌學英文的人,英文歌不僅要選自己喜歡的,也盡量要選咬字清晰一點,有些英文歌可能連自己母語人士都很吃力,那類的歌曲就不適合拿來做為借鏡(譬如:rap)。但另一個啟示是我要在這邊提醒學英文有志之士,英文是拼音文字,是先有音而後寫字的,因而英文的許多特性是建立在聲音上,很多英文學習課本(就連英文母語人士也會在教學時強調),英文是一個非常注重melody(旋律)的語言,換成白話文,就是最好的英文口說就像在唱歌,他很強調節奏、節拍、韻律、起伏的,而這部份中文學生很難掌握的。

至於這首歌在Wiki上的介紹,有時間可以多所閱讀(以後會說明,英文文章怎麼讀會比較快一點,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喜歡慢慢看的人),裡頭提到歌詞的interpretation(這邊不多做詮釋,要知道這歌詞是講鬼屋、精神病院、戒毒中心,就請看其它網頁了),有段很有趣:

In a 2009 interview, Plain Dealer music critic John Soeder asked Don Henley this about the lyrics:

    On "Hotel California," you sing: "So I called up the captain / 'Please bring me my wine' / He said, 'We haven't had that spirit here since 1969.'" I realize I'm probably not the first to bring this to your attention, but wine isn't a spirit. Wine is fermented; spirits are distilled. Do you regret that lyric?

Henley responded,

    "Thanks for the tutorial and, no, you're not the first to bring this to my attention—and you're not the first to completely misinterpret the lyric and miss the metaphor. Believe me, I've consumed enough alcoholic beverages in my time to know how they are made and what the proper nomenclature is. But that line in the song has little or nothing to do with alcoholic beverages. It's a sociopolitical statement. My only regret would be having to explain it in detail to you, which would defeat the purpose of using literary devices in songwriting and lower the discussion to some silly and irrelevant argument about chemical processes."

nomenclature (n)命名法
Wine > ferment (v)發酵
Spirit > distill (v)蒸餾
alcoholic beverages

有時間自己讀讀看吧,但這邊就可能有文化障礙了(連我障礙也不小),wine is not a spirit,雖然wine和spirit都屬於alcoholic beverage,但是製作方法不同,所以其實是不同的酒類(至於怎麼不同法,這個可能要親自嚐看看了)。此外,我覺得會有文化障礙的是beverage (any type of drink except water) ,雖然翻譯是飲料,似乎跟drink一樣的意思,但是如果有機會坐在美式或外國餐廳,beverage會出現在menu(菜單)上,而且雖然說是「飲料」,但很多時候常常那一欄都蠻可能是酒類或含酒精(beer...)(純粹個人經驗,囧),當然也有一些普及型的飲料,但有些餐廳反而給他歸類在soft drink中。所以,這句說:I've consumed enough alcoholic beverages in my time. 動詞用consume,名詞用alcoholic beverage,其實是非常道地的用法,中式英文很難在腦中講出這樣的句子,不僅是能力上,也是文化上的

qsorr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康熙學英文

【康熙來了】,2008年11月20日,諧星英文歌大對決。


Hotel Califorina

1. 點此至Wiki看更多介紹

2. =Hotel California*歌詞翻譯解析*安德森之夢收錄註解=

qsorry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